新学期伊始,为持续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教辅服务支撑能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中心于8月20日至26日组织开展了面向各二级学院的深度需求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由信息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人员组成调研组,主动走进学院一线,以“上门问需”的方式,全面倾听教学科研单位在信息化应用中的实际需求与痛点,旨在为新学期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信息化工作规划与精准服务提供坚实依据。

调研过程中,信息中心与各学院院长、系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秘书、网络管理员进行了深层次的座谈交流。议题广泛而深入,不仅涵盖了校园网络、高性能计算平台、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信息安全等传统基础设施的保障与升级需求,更聚焦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例如,与会者就如何构建更便捷高效的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流程协同、如何强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与体验等前沿性、关键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大量宝贵且具建设性的意见。人文社科类学院对新学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的设备维护与音视频技术支持提出了具体建议;理工科院系则强调微机室软件环境的及时升级、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稳定性,以及校园网络覆盖与带宽保障需求。艺术类学院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室的专业软件的安装及设备的画面、音质效果。这些来自教学一线的反馈,为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描绘出一幅清晰而急迫的“需求图谱”。
信息中心高度重视各学院提出的实际需求,将紧密结合教学科研一线要求,系统建立需求台账,明确责任分工与落实时间表,实施分类推进机制:对可立即解决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对需协同推进的事项纳入重点项目库统筹安排;对战略性议题则组织深入研究与长远规划。在新学期开学前,中心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检查与优化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投影、音响及录播系统稳定可用;二是完成公共微机室的软件环境部署与更新,保障教学所需专业工具和系统的正常使用;三是强化校园基础网络覆盖,特别是教学区域及实验室的带宽与稳定性,全力支持在线资源访问及多媒体教学需求。同时,信息中心将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反馈机制,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效率与响应能力,形成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良性闭环,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调研,是信息中心变被动为主动、靠前服务的关键一步,也是学校以信息化驱动内涵建设与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缩影。它所汇聚的一线需求,为新学期的网络运维、教室保障、资源调配等各项工作优化升级提供了明确指引,确保智慧校园的每一分投入都切合教学科研实际,为学校整体发展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数字赋能。
初审(一校):侯春多
复审(二校):左睿志
终审(三校):张明超